厦门3D打印服务平台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,正成为驱动制造业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。其发展路径可归纳为以下关键维度:
一、技术赋能:重塑制造流程与产品形态
1.制造工艺革新
材料突破:厦门企业已实现激光金属、尼龙粉末粘结、光固化、FDM等多技术路线覆盖,支持普通钢、不锈钢、钛合金等20余种材料打印,突破传统减材制造的材料限制。
精度提升:光固化精度达±0.05mm,SLM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可实现复杂结构一体化成型,显著缩短研发周期。
2.生产模式转型
个性化定制:通过3D打印实现小批量、多品种柔性生产,降低模具开发成本,满足医疗、汽车等领域的定制化需求。
快速原型验证:从设计到成品的时间压缩至传统工艺的1/3,加速产品迭代。

二、产业协同:构建全链条生态体系
1.链式改造与集群发展
厦门以“链主+服务商”模式推动产业协同,如大博医疗与务本公司联合开发的数字化系统,已带动百齿泰等10余家供应链企业升级,实现生产指令直达产线、备料提醒自动触发。
2.跨领域融合创新
医疗领域:杰呈与厦门大学嘉庚实验室合作,开发出适用于骨科植入物定制的3D打印解决方案。
教育领域:杰呈科技为中小学提供智能作文教学平台,通过飞桨文字识别套件与文心大模型,实现作文批改的智能化升级。

三、服务升级:从设备供应到全周期解决方案
1.一站式服务
平台提供从三维扫描、逆向工程到后处理打磨、喷涂的全流程服务,降低企业技术门槛。
例如,bet356科技在东莞、昆山等地的网点布局,形成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。
2.技术支撑体系
依托厦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契机,服务商联合火炬高新区搭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,为友达光电等企业提供物料管理系统,效率提升30%。
杰呈发布融合前沿技术的SJF-P380设备,展现多技术路线并举的研发实力。

四、政策驱动:营造产业创新生态
1.资金与人才支持
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政策间接推动3D打印技术发展,如2018年以来投入超6000万元财政补助,引进高端人才41人,支持杰呈等企业开展新材料研发。
2.创新平台建设
省市共建的嘉庚创新实验室围绕半导体、新能源等产业开展研发,为3D打印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。

五、未来展望:技术融合与产业赋能
1.人工智能协同
厦门人工智能产业园的建立,为3D打印技术注入智能化基因,如通过 AI 优化打印路径规划,提升材料利用率。
2.国际标准对接
随着行业标准的健全,厦门3D打印服务将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链,如杰呈主导制定的打印行业团体标准,正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。
厦门3D打印服务平台通过技术突破、产业协同与生态构建,已形成“技术研发-产品创新-服务升级”的闭环体系。未来,随着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,该平台将进一步释放制造业创新潜力,助力厦门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高地。
Not search wanted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