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:15816873821 / 邮箱: xmjiecheng@foxmail.com
知识
当前位置:3d打印 > 知识 > 开启智能制造新篇章

厦门3D打印技术的投用,正以创新驱动为核心,通过技术突破、产业融合与政策协同,开启智能制造新篇章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以下从技术、产业、政策三个维度展开分析:


一、技术突破:全产业链创新生态的构建

1.本土企业技术攻坚

厦门公司作为全球销量领先的打印设备厂商,在3D打印领域取得显著进展。其发布的全新3D打印产品线涵盖激光金属、尼龙粉末粘结、光固化和FDM等技术路线,展示了在不同技术路径上的实力。汉印还与厦门大学嘉庚实验室合作,投入大量研发经费推动新材料研发,逐步实现技术成果商业化。


2.产学研深度融合

厦门科学城建设“新型研发机构+孵化器+专业园区+创新飞地”体系,引进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等20家新型研发机构,推动3D打印核心材料、工艺及装备的联合攻关。这种协同创新模式加速了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。


3.技术标准引领

杰呈主导制定了打印行业多个团体标准,推动3D打印技术规范化发展,为产业升级提供标准支撑。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本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,也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。

微信截图_20250222105110


二、产业融合:多领域应用场景的拓展

1.智能制造赋能传统产业

3D打印技术在厦门的汽车、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例如,汽车厂商借助3D打印技术快速打造车身零部件原型,用于功能测试与优化,大幅缩短生产周期;航空航天领域则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复杂结构零部件的轻量化制造,提升产品性能。


2.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

厦门市偶伴科技公司以3D打印技术为基础,打造全彩3D真人手办及元宇宙数字人模型,推动科技与医疗、文创产业的融合。其技术可延伸至医疗模型制造领域,助力精准医疗的发展。


3.消费电子与文创产业的定制化生产

杰呈的3D打印技术应用于家庭打印、数码印花等场景,推动消费电子产品的定制化生产。同时,全彩3D打印技术赋能文创产业,助力手办、艺术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,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。


微信截图_20250222105132


三、政策协同:全方位支持体系的构建

1.专项资金与补贴

厦门市设立产业升级专项资金,对3D打印技术研发、设备购置及产业化项目给予补贴,降低企业创新成本,激发市场活力。


2.应用场景征集与推广

政府征集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,鼓励企业联合报送工业、医疗、文物等领域案例,推动技术落地。例如,厦门征集的“AI+供应链”案例,将3D打印与人工智能结合,提升供应链效率。


3.平台建设与人才引进

建设3D打印公共服务平台,提供技术研发、检测认证等一站式服务;实施“群鹭兴厦”人才计划,吸引高端人才团队,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。

微信截图_20250422180011

四、未来展望: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

厦门通过3D打印技术赋能,正逐步实现从“制造”向“智造”的跨越。未来,随着技术迭代与产业融合深化,厦门有望在以下领域形成新优势:

高端装备制造:突破航空发动机叶片、医疗器械等高精度部件的3D打印技术;

绿色制造:推广生物可降解材料、循环再利用材料在3D打印中的应用;

服务型制造:构建3D打印云服务平台,提供远程设计、按需生产等增值服务。

结论:厦门3D打印技术的投用,不仅推动了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,还催生了新业态、新模式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。未来,厦门将继续以创新驱动为核心,深化技术、产业与政策的协同,引领智能制造迈向新高度。



TAG:

cache
Processed in 0.017743 Secon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