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金属3D打印工厂借助政策红利与梯度培育体系,在细分赛道中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,有望锻造行业“冠军”,具体分析如下:
厦门市通过多项政策措施为金属3D打印产业提供支持。例如,《厦门市鼓励企业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项目攻坚若干措施》对新建和增资扩产项目给予设备购置和生产性设施建设投资额最高10%的补助,单个项目最高补助可达3000万元。对于投资额5亿元及以上的项目,补助比例和上限进一步提高。此外,厦门火炬高新区出台的《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措施》也明确支持工业企业采购智能化设备,对年度设备投资低于500万元的,最高按10%予以支持,单家企业每年补助金额不超过50万元。这些政策红利为金属3D打印工厂提供了资金支持,降低了投资成本,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。

厦门市构建了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,将创新能力强、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支持的优质中小企业,实施精准培育。例如,厦门火炬高新区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工业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,如市、区两级奖补资金总额不足该企业年度设备投资总额的15%,可予以补足至前述投资总额的15%。这种梯度培育体系为金属3D打印工厂提供了从初创期到成长期再到成熟期的全方位支持,助力企业在细分赛道上跑出竞争力。

厦门金属3D打印工厂在细分赛道上深耕细作,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。例如,厦门华易迅科技拥有130台SLM金属3D打印设备,专注于提供高品质的金属3D打印服务,已成为航空航天、汽车、模具制造和能源等行业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。该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,不断提升打印精度和效率,满足了客户对高品质金属3D打印件的需求。

厦门市通过构建产业生态体系,促进了金属3D打印工厂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。例如,厦门火炬高新区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完善“特色产业+企业创新+新赛道引领”的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推进机制,推动平板显示、软件产业链升级、协同、融通。这种产业生态协同为金属3D打印工厂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。
Not search wanted articles